公園裡有一座超帥氣的日本武士雕像 他是鎌倉幕府末期的著名武將楠木正成,
一生竭力效忠後醍醐天皇,最後戰歿於湊川之戰,
後世以其為忠臣與軍人之典範,被視為武神。
楠木正成(1294年-1336年),正式用名橘正成,幼名多聞 丸,後世尊稱大楠公,
日本鎌倉幕府末期到南北朝時期著名武將,楠木流兵法的創立者,
後世敬其忠義多智,譽為軍神。
楠木一脈源出以橘諸兄為始祖的橘氏。
1294年,正成出生於河內國石川郡赤坂村(現大阪府南河內郡千早赤阪村),
前半生事跡不詳。1331年,後醍醐天皇密謀推翻鎌倉幕府,
不料計劃敗露,後醍醐天皇遂喬扮女裝逃出京都,號召各地豪強起兵勤王,
開啟史元弘之亂的序幕。正成在下赤坂城起兵響應。
雖然後醍醐天皇很快兵敗,被流放至隱岐島,正成仍拒不降伏,
用巧妙戰法以小部隊死死拖住幕府六波羅探題主力大軍。
1333年,後醍醐自隱岐島脫逃,幕府大將足利尊氏陣前倒戈,滅六波羅探題。
新田義貞亦乘機起兵關東,滅亡鎌倉幕府。正成因功被封為河內國和和泉國守護。
1335年,足利尊氏反叛朝廷,正成與新田義貞起兵討伐,
在箱根戰敗。但是不久之後,在北畠顯家的支援下,
正成奇跡般地擊破足利大軍,收復京都。
1336年,足利尊氏在九州重整旗鼓,再次以大軍進逼京都。
正成計劃放棄京都以疲敵軍,但是該計劃被後醍醐天皇否決。
天皇命令正成作為新田義貞的手下與足利正面決戰。
絕望的正成拒絕了足利家 的勸降,率領少數親兵在湊川之戰中迎擊足利直義大軍,
最終全軍覆沒,戰死沙場。
明治維新之後,明治天皇為表彰楠木正成忠貞報國、捍衛皇室的功勞,
特地在正成戰死地湊川建立湊川神社來奉祀正成及楠木殉難一族,
並在東京皇居廣場前樹立正成的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