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古街位於鎮江市西部雲台山上,西津渡原名為「蒜山渡」,
於三國時代命名;後來唐代改稱為「金陵渡」;宋代以後才改稱為「西津渡」。
西津渡古街全長不足500米,歷經唐、宋、元、明、清至今仍保留著古樸典雅的風情。
昭關石塔 這是一座元代建造的過街石塔。
據專家考證,為元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劉高主持建造。
石塔塔基的東西兩面都刻有“昭關”兩個字,故稱“昭關石塔”,
也有人稱之觀音洞喇嘛塔或瓶塔。昭關石塔高約5米,
分為塔座、塔身、塔頸、十三天、塔頂五部分,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
元朝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 · 波羅從揚州到鎮江來,也是在西津渡登岸。
由此可見,至少從三國時期開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長江渡口。
鎮江自唐代以來便是漕運重鎮,交通咽喉。
西津渡則是當時鎮江通往江北的惟一渡口,
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自三國以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