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雲崗石窟處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是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藝術家們把它比喻成東方的羅馬石雕。有人發現這些石雕作品,

融合了中西的藝術,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難怪從大同包車前來雲崗石窟也要1.40分鍾)

雲崗石窟開鑿于北魏和平年間(西元460年至46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前後用了約30年的時間才基本上完成了這個浩大的藝術工程。(這次來的人非常多,學生也是)

整個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多個。

石窟雕刻的題材內容,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很不巧有些石窟正在維護拍不到)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雲崗石窟的第九~十三窟,俗稱;五華洞其彩繪仍然保護的很好。不像我到洛陽龍門石窟也是

孝文帝遷都洛陽開墾的,現在已經被文化大革命破壞的非常嚴重,幸好雲崗石窟保存的還是可以。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接引佛洞,上萬的萬佛像被雕刻在洞壁上,表示被接引來的萬佛在其中。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第9、10窟共用一個屋頂,合成統一的外觀造型,洞窟均由前堂後室組成,

對稱均衡,大小相當;各個壁面的設計,也力求同一對應。

9窟外東側和10窟外西側各豎立一座高大多層的佛塔,

洞窟外壁又各自並立兩根石柱,均為三開間,石柱上還雕刻千佛,柱基承以獅、象,蔚為壯觀。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第12窟中前室雕刻的各類手持不同樂器的音樂伎特別引人入勝。

前室北壁最上層的天宮樂伎,是一個以壁面通欄形式塑造的由十四個圓拱聯龕排列組成的樂伎形式。

十四位樂伎各佔一個圓拱龕,龕間並用立柱、

緊密相聯,聯龕間上隅的童子像平添了更多的朝氣與活潑。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第17窟是雲岡早期洞窟中唯一的交腳菩薩大像窟,

洞窟平面馬蹄形,穹窿頂,前立壁上開明窗、下闢窟門。

窟內地面低於窟外地面一米深,依舊保持了開鑿時凹凸不平的糙面。

洞窟四壁以千佛雕刻為主,雕像清簡勁直,純真樸質,反映了雲岡早期造像的藝術特點。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交腳的彌勒陀佛,再不保護没多久就看不到了。

第18窟設計嚴謹,造像組合完整,北壁中央立佛像高15.5米,

臂膀寬闊、身軀雄壯,身披千佛袈裟,

氣宇軒昂,高肉髻,面頰豐圓,鼻樑高挺,渾厚質樸。

東西壁的脅侍佛像對應而立,端莊肅穆,與主尊共同構成了三世佛格局。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19窟以三世佛為主像,主尊高16.8米,是雲岡石窟雕刻中的第二大佛像。

第19窟由中央主窟和兩側附洞三個洞窟組成,

主窟由中央崖壁向內開鑿,下闢窟門,上開明窗,窟內呈平面橢圓形,向上為穹窿頂。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第20窟是雲岡早期開鑿的曇曜五窟之一,亦為大像窟,位在五窟西端。

由於前立壁的崩塌,使得佛像顯露在外,故而又稱露天大佛,清末民初稱為“大露佛”。

前立壁的崩塌的時代,據窟前考古推證,約在北魏當年。遼時建有木構窟檐,後毀於兵火。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arrow
arrow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