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古城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州城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
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是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的結晶。
歷代多為郡、州治所,險關要塞,人傑地靈,商賈往來,兵家必爭,故有“晉北鎖鑰”之稱。
忻州城區關帝廟,位於忻府區南城辦事處南街村關帝廟巷4號,緊挨著存留的南門樓和秀容書院。
坐北朝南,東西長75米,南北寬30米,占地面積3032平方米,現存為明清建築。
中軸上線依次有戲台、山門、過殿、關帝正殿和後殿,兩側有東西配殿、鐘鼓樓。
秀容書院,位於忻府區秀容街道南街村秀容巷20號高地。
創建於清乾隆四十年(1774),坐北向南,東西151.5米,南北179米,
書院建成後取代了忻州儒學,成為當時忻州最高學府。
清光緒二十八(1902)年改稱“新興學堂”,創山西書院改學堂之首例。
這裡也一直是忻州地方學子準備科舉考試的基地。
登亭遠眺,視野開闊,可俯瞰全城。雖居於城中,但其環境僻靜,是較理想的讀書勝境。
秀容書院依地形而建,由上、中、下三院組成。上院為主院,中、下院為書舍。
主院為三進院落佈局,中軸線上依序有樂樓、過廳及正房,
兩側為廂房、耳房、生舍。八角亭、四角亭、六角亭南北一線。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