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善化寺

 

大同古城的善化寺,因為離酒店比較遠,這次來善化寺是從酒店打的過來的。

 善化寺山西省大同市城內的一所佛寺,靠近南城門,俗稱「南寺」,

其內有一座遼代木構和三座金代木構建築,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廟碑記載:始建於開元年間,稱開元寺。五代後晉更名大普恩寺。

代圓滿和尚主持重修重建。正統十年(1445)明英宗賜名善化寺,一直沿用至今。

 

山西大同善化寺

 

大雄寶殿內正中供有五方佛像,(殿內禁止拍攝)。

從東往西依次排列:東方阿閦佛 、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遮那、西方阿彌陀佛、北方微妙聞佛。

殿內東西兩側磚台之上置有二十四諸天塑像,神態各異,性格鮮明。

殿內西、南兩壁之上,存有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至四十七年(1708年)

所繪壁畫,內容均為佛教故事。(寺內規定禁止拍攝)

 

山西大同善化寺

山西大同善化寺

山西大同善化寺

 

 善化寺主要建築沿中軸線坐北朝南,漸次展開,層層迭高。

前為山門,中為三聖殿,均為時所建。

遼代遺構大雄寶殿坐落在後部高台之上,其左右為東西朵殿。

東側為殊閣遺址,西側為貞元二年(1154年)所建普賢閣。

除天王殿(山門)、三聖殿、大雄寶殿和普賢閣為建築外,

其餘兩側配殿和鐘鼓樓為明清時期建築。

寺內保存塑像34尊,清代壁畫190平方米。明代塑像9尊,碑2通,明清重修碑3通。

 

山西大同善化寺

 
 
 
善化寺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
 
 
 
主要建築依中軸線為天王殿、三聖殿、大雄寶殿,層層疊高。
 
 
 
東有文殊閣(已毀),西為普賢閣。天王殿、三聖殿、大雄寶殿、普賢閣均為遼金時期原構。
 
 
善化寺符合傳統儒家思想,以北為上,建築坐北朝南,左右對稱,主次分明。
 
 
 
唐朝是佛教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善化寺的建築更多是保留最初唐時期的特色。
 
 
 
善化寺利用高台使建築逐級升高,使得院落錯落有致。
 
 
 
 

山西大同善化寺

山西大同善化寺

 

 善化寺五龍壁位於大同城內西南隅善化寺天王殿西側,原為興國寺山門前之照壁,

建於明朝萬曆年間,1980年拆遷至善化寺內。

五龍壁高7米,厚1.48米,共分上、中、下三個部分:

下部為須彌座,座面雕有牛、馬、蛇、兔、鹿、狗。獅、象、膜鱗、狡倪等十多種動物,

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中部寬大壁面之上雕有五條四爪金龍,騰雲駕霧,大有龍飛虎躍之勢。

 

山西大同善化寺

山西大同善化寺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里遊侠客 的頭像
    萬里遊侠客

    kunkunhu88的部落格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