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13 Sun 2021 07:04
安徽省 雨中西遞古村
- Jun 10 Thu 2021 07:12
天津市 睦南公園 月季花
- Jun 07 Mon 2021 06:21
天津市 小白樓1902歐式風情街
- Jun 04 Fri 2021 05:21
天津意式風情區(下)
- Jun 01 Tue 2021 05:22
天津市 五大道
五大道在 天津市中心城區,是一個以由南向北並列著的馬場道、
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這五條道路為主的一個街區的統稱。
以“馬睦大常重”為主的這個街區,是迄今
天津乃至全中國保留最為完整的洋樓建築群 ,
天津人把它稱作“五大道”。
馬場道121號小洋樓,原為英僑學者達文士居住,
稱“ 達文士樓”,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園別墅,
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築。(現改為餐館)
重慶道55號 慶王府。為清朝慶親王 載振的公館,
主樓平面由二層樓的四合院構成,
西式外檐,中式天井和裝修,頂層為祖先堂。庭院東部為中式花園,
有假山、石洞和六角涼亭。也是中西合璧的公館。(現改為咖啡館)
五大道地區擁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國家
建築風格的花園式房屋2000多所,建築面積達到100多萬平方米。
其中最具典型的300餘幢風貌建築中,英式建築89所、意式建築41所、
法式建築6所、德式建築4所、西班牙建築3所、還有眾多的 文藝復興式建築、
古典主義建築、 折衷主義建築、 巴洛克式建築、
庭院式建築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築等,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苑。
- May 29 Sat 2021 06:59
天津 意式風情區 (上)
天津意式風情區坐落於海河之濱,地處天津市河北區,是由五經路、博愛道、
勝利路、建國道合圍而成的四方形地區,佔地28.45公頃,
區內擁有保存完整的百年曆史歐洲建築一百餘座,
是天津市河北區內具有意大利風情的旅遊風景區。
1902年,意大利首任駐天津領事費洛梯上尉在進行認真勘測和規劃之後,
利用海河清淤的廢土墊平沼澤窪地,修建排水系統,
興建意大利風格的花園住宅並完善相關的服務設施,
包括俱樂部、意國花園、菜市和警察局。
意式風情區現存洋樓一百餘座,是意大利境外保存最完整的歷史街區。
放眼望去,隨處可見的圓拱和廊柱、高低錯落的角亭、厚實的牆壁、
窄小的窗口、逐層挑出的門框裝飾和高大的塔樓
,無不體現出古羅馬中世紀的地中海建築風格。
漫步其中,就好像行走在浪漫的地中海小鎮。
- May 26 Wed 2021 06:57
台南國立歷史博物館 鳳凰木
- May 23 Sun 2021 06:53
天津歷史風貌建築、鼓樓商業街 。
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 歷經600多年的建城史和近代租界的城市規劃發展,
出現了一大批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和人文價值
並反映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築和著名建築師的代表作,
市中心城區形成了包括法國、意大利、英國風格等
在內的濃郁的異國風情以及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
具有與中國其他城市截然不同的城市風情。
天津的歷史風貌建築多以西洋建築為代表。
天津鼓樓商業街位於天津市南開區,是集旅遊、購物於一體的大型步行街。
鼓樓商業街位於 天津老城廂的中心,是一條以鼓樓為中心,
集旅遊、文化、購物、休閒於一體的大型商貿旅遊步行街。
如今的鼓樓商業街為T字型,東起城廂東路,西至城廂中路;
北起城廂中路,南至城廂中路,呈大鵬展翅之雄姿。
總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該街以青瓦房的明清建築風格為主。
是以天津傳統民俗文化、商業及餐飲為主的東方不夜城。
其景觀風格為傳統味、文化味、天津味、民俗味、
現代味相互融合,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親和力。
- May 20 Thu 2021 07:43
天津天后宮
天津天后宮,俗稱娘娘宮,是一座位於中國天津市南開區古文化街的媽祖廟。
天津天后宮位於原天津老城東門外,三岔河口西岸,
始建於元泰定元年(1326年),明永樂元年(1403年)重建,
該建築目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天津天后宮與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湄洲媽祖祖廟
和台灣省雲林縣北港朝天宮並稱為世界三大媽祖廟。
天津天后宮俗占地面積為528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341平方米。
天后宮建築群坐西朝東,由戲樓、幡杆、山門、牌樓、前殿、正殿、
藏經閣、啟聖祠、鐘鼓樓、配殿和張仙閣組成,
之後又新添建了關帝殿和財神殿。其中,正殿內的娘娘塑像高2.7米,
兩旁設有捧印、抱瓶、打扇恭立的四侍女和一套鑾駕。
天后宮的山門前矗立有兩棵分別高25米和26米的幡杆。
娘娘宮在天津人的文化生活中有重要的意義。以前,
幾乎所有天津人在新婚時都必會至娘娘宮,朝拜天后娘娘。
天津人觀念中,將海神媽祖和送子娘娘混為一體了,
他們認為媽祖娘娘能保佑早生貴子,故他們去娘娘宮求取一個泥娃娃
,作為自己的孩子,認為這樣可以帶來子嗣。
- May 17 Mon 2021 08:13
錦溪古鎮
- May 13 Thu 2021 06:47
彰化大佛
- May 09 Sun 2021 07:59
雙春濱海遊憩區
今日來遊雙春濱海遊憩區是位在台南北門的生態遊憩場所,
園區內規劃紅樹林觀察區,網羅台灣珍貴的4種原生紅樹林:
海茄苳、水筆仔、欖李、紅海欖(亦稱五梨跤),
適合帶著孩子一同前往,認識台灣特有生態。
在成為遊憩區前,這裡多以漁塭養殖為主,
地域稱為永春,後來面積擴大,延伸出了內外永春兩處,
才成為今日的「雙春」。雙春濱海遊憩區設置有南北兩條木棧道,
架設在紅樹林與防風林之間,讓遊客能夠近距離觀察溼地生態,
除了紅樹林外,招潮蟹、彈塗魚還有水鳥,都是雙春最迷人的景緻。
紅樹林生態木棧道讓人置身於綠色隧道,與四草綠色隧道不同的是,
雙春的綠色隧道是陸地版,旅人能夠悠閒地漫步其中,
體會被翠綠簇擁的浪漫氛圍。除了紅樹林生態步道,
雙春濱海遊憩區還擁有美麗的黃金沙灘,許多旅人會在落日時分,
欣賞夕陽落下海平面壯觀美景。
另有一處水上星空露營區,純白色的帳篷座落在海濱,所見景緻如畫。
- May 06 Thu 2021 07:07
雲林 荷苞山 桐花
- May 02 Sun 2021 03:55
上海醉白池
醉白池是江南著名的 古典園林之一,是上海的旅遊勝地。
從這座園林的前身算起,園內古木蔥蘢,亭台密布,古蹟甚多。
醉白池歷經300餘年,至今仍保存有堂,軒,亭,舫,榭等古建築,
並保持著明清 江南園林風貌,其曲欄橫檻、迴廊曲徑,
古松江醉白池位於上海 松江區 人民南路,佔地5公頃,
與上海 豫園、 嘉定 古漪園、 秋霞圃、青浦 曲水園並稱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
也是五大園林中是最古老的園林。其中現存園林部分為清順治七年
(公元1650年)工部主事 顧大申在明代舊園遺址上所闢建。
園林佈局以一泓池水為中心,環池三面皆為曲廊亭榭,晴雨均可憑欄賞景。
園內古木蔥籠,亭台密布,古蹟甚多,有四面廳、樂天軒、
疑肪、雪海堂、寶成樓、
池上草堂等亭台樓閣及 邦彥畫像石刻、歷史藝術碑廊、“ 十鹿九回頭”石刻、
《赤壁賦》真跡石刻、《難得糊塗》石刻等藝術瑰寶,
還有樹齡在三四百年的古銀杏、古樟樹,年齡在百年以上的牡丹。
其曲欄橫檻、迴廊曲徑,古色古香。
醉白池是上海地區五大古典園林中最古老的園林。
- Apr 29 Thu 2021 04:52
台南 孔廟(手機拍攝)
今年孔廟修飾終於完成,所以特地前來完成去年未拍攝的部分。
孔廟的裝飾比一般寺廟來得簡樸典雅,表達出一種莊重肅穆之美。
孔廟內所有的柱子上都見不到題聯。
此外一些特有的裝飾,其背後的象徵意義十分耐人尋味。
通天筒:孔廟屋脊上的筒狀物與一般寺廟所見的脊飾不同,特稱通天柱,
一說是朱熹修建孔廟時,為表達對孔子道德的崇敬,
以此表示只有孔子的思想才能上通天意;
另一說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士人以筒狀藏書塔保護經書,
故以其藏書有功而立之,又稱經塔。
鴟鴞:即梟鳥,大成殿屋頂的垂脊上往往站著一排泥塑的鴟鴞,
據說此鳥性情兇猛,當羽翼豐滿後會以母鳥為,
自古以牠為不孝及不祥的鳥類,《詩經》魯頌:
「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黮,懷我好音」,
意指梟鳥飛過孔子講學之處亦為其怠,
所以將其立於脊上,表現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
門釘(乳釘):櫺星門與大成門的門皮都塗朱紅,不畫門神,正面多數飾以門釘。
門釘左右各五十四顆,合起來是一O八顆,為九的倍數,
九乃陽數之極,一O八更是禮制中最大者,如此代表著無比的威儀及尊崇;
又有一說,指此代表天上的一百零八顆星宿,
但這種說法是受到道教思想的影響。
色彩以朱色為主,因為孔子出生時的周朝,特別崇尚朱,且除了雕刻的地方,
通常沒有過多的彩繪。在石雕、木雕、剪黏等裝飾題材上,
則以教忠教孝、古典演義或博古架、香爐、多寶格、花對較具文氣的圖案為多,
麒麟更是孔廟常有的裝飾圖案,因麒麟是仁獸,正傳達了儒家的精神。
屋簷:屋簷基本上分為南方以及北方兩種格式,
那是因為中國廣大的地域所造成的差異,北方的屋簷是以平坦為主,
而南方的屋簷則是以尾端有翹起為主(燕尾翹脊)。
今日的舊城孔廟就是以南方為主的建築,
但民國之後所建造的孔廟都是以仿宋式的北方建築
為主,而民國六十五年所落成的高雄市孔廟也 是屬於北方建築的型式。
- Apr 26 Mon 2021 04:12
高雄市 錫安山
- Apr 22 Thu 2021 06:01
杉林溪 牡丹花
今年的牡丹花品種比去年好看很多, 大概是不斷的改良轉接的成果;
已經可以跟河南 洛陽的牡丹花相提並論,
同時也希望杉林溪對牡丹花繼續發揚光大;
牡丹束芍藥屬植物,花瓣多為重瓣,花朵較大,寬厚,
花色多為黃、深紅 紅紫色,粉紅色 火白色,花香清幽不濃,
有「國色天香」之稱。
了解了基本的牡丹的常識後我們在接著瞧瞧牡丹的花語寓意。
在中國牡丹就是富貴、雍容的代表,
所以現今牡丹的花語中我們仍然可以用牡丹花寓指雍容富貴的象徵,
如果你的另一半送你牡丹花的話說明你在他心目中的位置非常的高哦!
生命的期待,牡丹貴為萬花之王,從牡丹花苞的孕育到牡丹花的盛開,
從不起眼的花苞最終綻放為千嬌百媚花王,可以寓指為我們對生命的期待;
所以牡丹花的花語也可以象徵對未來美好生命的期待和嚮往。
端莊儀態萬千,牡丹本身是高貴和雍容的象徵,
而長出白色花朵的牡丹又帶有了一種高潔、端莊和儀態萬千之感。
所以從白色牡丹花朵聞名也可以衍生出另一種不同的花語:端莊和儀態萬千。
牡丹的寓意;吉祥富貴,在傳統中國中國畫中出現最多的鮮花是牡丹,
因為牡丹是富貴和吉祥的代表,
所以現在國人都用帶有牡丹的國畫寓意美好的吉祥富貴之意。
高貴優雅,牡丹除了具有吉祥高貴之意,牡丹也可以寓指高貴、
優雅和典雅,所以牡丹可以用來寓指一些高雅的文人墨士。
- Apr 18 Sun 2021 12:58
2021杉林溪紫藤
不是星期假日 人特別多,都是為欣賞紫藤、牡丹花而來,來了杉林溪多次。
這次的觀賞人潮實在特別的多人,餐廳人滿為患?
紫藤花語:1.為情而生,為愛而亡。2.醉人的戀情,依依的思念。
3.對你執著,最幸福的時刻!4.沉迷的愛。紫藤,別名藤蘿、朱藤、黃環。
屬豆科、紫藤屬,一種落葉攀援纏繞性大藤本植物。
民間紫色花朵或水焯涼拌,或者裹面油炸,製作
“紫蘿餅”、“紫蘿糕”等風味麵食。
紫藤為暖帶及溫帶植物,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強,較耐寒,
能耐水溼及瘠薄土壤,喜光,較耐陰。
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向陽避風的地方栽培最適宜。
主根深,側根淺,不耐移栽。有人說紫藤就是女孩的化身,
白衣男子就是樹的化身,紫藤為情而生,為愛而亡。
- Apr 14 Wed 2021 19:44
上海召稼樓
上海召稼樓位於閔行區 浦江鎮,是上海最早墾荒種地的地區,
召稼樓文化是上海 農耕文化的起源。
上海召稼樓古鎮景區,擁有五百年的人文歷史,源於元初,橫跨元明清三個朝代,
保留眾多明清古建築如“ 禮耕堂”、“ 梅園”等。
“召樓三寶”有召樓大曲、召樓羊肉、召樓拆蹄。
明朝工部右侍郞 談倫,曾在此建樓鳴鐘以召農耕,因此名曰“召稼樓”,
為上海墾荒第一樓。古鎮市河姚家浜由西稍向東北走向,老街集中市河兩側,
隔河相望。素牆灰瓦,深弄曲巷,“高屋窄巷對街樓,小橋流水處人家。
像召稼樓古鎮這樣大規模的文化歷史遺產,在上海已很少見了,
有關部門準備採取措施加強保護老建築。“ 禮耕堂”灰瓦牆門裡庭院深深,
12道牆門一道疊著一道,確有幾分深宅大院的氣派。
堂內有五進大院,廳堂樓宇共計138間。
騎馬牆、荷花牆、白牆黑瓦……古代 上海郊區主要的房屋形態在此一覽無餘。
“ 梅園”佔地3000多平方米,有房間99間,由於居住人群相對較少,
整體建築格局相對完整,但隨著年代久遠,不少房屋已不適於居住。
- Apr 12 Mon 2021 08:06
高雄六龜天台山道場花旗木
- Apr 08 Thu 2021 15:24
江蘇、崑山 千燈古鎮。
千燈古鎮位於 長江三角洲,隸屬江蘇省崑山市,離蘇州市中心35公里,
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愛國學者 顧炎武的故鄉,又是 崑曲的發源地。
千燈原名“千墩”,名出吳越爭霸。
千燈古鎮上有七座建於明清時期的拱形環龍石橋橫跨與鎮中河道千燈浦之上。
重要景點有 顧炎武故居、 顧炎武墓地、千年古塔- 秦峰塔、顧堅紀念館。
三橋連袂而築,分別呈現宋、明、清三代的不同特色。
邊的小橋叫方涇浜橋,因河名方涇浜而得名,為明代特色;
中間橫跨尚書浦上的三孔石拱橋為恒升橋,恒升取 步步高升意,為清代特色;
西岸一座小巧玲瓏的木橋是黿渡涇橋,為宋代特色。
三橋有一美麗的名字,稱為“三橋邀月”。
秦峰塔,又稱 釋迦佛塔,位於千燈鎮尚書浦西岸,始建於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
由里人王束捐宅,僧從義開山,建波若寺,里人王珏捐宅以廣寺基,建造此塔。
因位於秦柱山之陽,名秦峰塔。
至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般若寺改為延福禪院,秦峰塔亦進行重建。
延福禪寺;梁天監二年由千燈鎮人王束舍宅捐建,取名延福禪寺。
吳越天福二年(937年)敕賜“波若寺”,宋大中祥符元年復名為延福禪寺。
曾做過縣主簿的王珏,舍宅擴建寺院,該佛寺規模宏偉,江南民眾前來朝拜。
- Apr 05 Mon 2021 19:50
蘇州周庄古鎮
中國長江流域的長江三角洲因為河流渠道多,所以有很多建築都是依水而建的,
中國江蘇的蘇州就有非常多的古鎮過去都是靠河流自給自足。
在這麼多的古鎮中,蘇州有一個小鎮就脫穎而出,不只是國家首批5A級景區,
還有「中國第一水鄉」的美譽。周庄古鎮位在蘇州昆山,是一座傳統的江南小鎮,
是江南六大古鎮之首,
六大古鎮除了周庄以外還有同里、甪直、西塘、烏鎮和南潯古鎮,
這樣的古鎮風情也是蘇州最能代表水鄉的景色。周庄建於1086年,
因為周迪功先生捐贈土地修建全福寺而得名,距今已經有將近千年的歷史,
完整保留古代吳地的人文景觀。
周庄目前大部分的居民都還是明清時期的建築原貌,
整個小鎮保存了14座特色古橋,
有雙橋、富安橋、貞豐橋、福洪橋和太平橋等等,
表現了「小橋、流水、人家」這樣像畫一樣優美的景致,除了古橋是特色以外,
周庄還有許多必踩點的景點,
包括張廳、沈萬三故居、澄虛道院、全福寺、怪樓、
一稀堂博物館和民間收藏館等等,
各有不同的特色,整個周庄的旅遊時間大約三小時左右。
- Apr 03 Sat 2021 19:57
玉山寶光聖堂 花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