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國家公園位於臺南市四草大道北側與鹽水溪間的四草魚塭區,
地址;臺南市安南區四草大道118號。
於105年1月13日正式啟用,除保留既有地景地貌外,
並透過「高腳屋」的構造形式,
避免大規模地景破壞,園區內設置連通水路,串聯各自獨立漁塭,
並銜接至鄰近嘉南大圳水系,形成自然感潮水體,以活絡水質,
提供浮游生物、魚、蝦、貝類等生物優質棲息水域環境,
是遊客近距離觀察魚塭生態系最佳場域,也是評定通過的「鑽石級綠建築」。
台江國家公園位於臺南市四草大道北側與鹽水溪間的四草魚塭區,
地址;臺南市安南區四草大道118號。
於105年1月13日正式啟用,除保留既有地景地貌外,
並透過「高腳屋」的構造形式,
避免大規模地景破壞,園區內設置連通水路,串聯各自獨立漁塭,
並銜接至鄰近嘉南大圳水系,形成自然感潮水體,以活絡水質,
提供浮游生物、魚、蝦、貝類等生物優質棲息水域環境,
是遊客近距離觀察魚塭生態系最佳場域,也是評定通過的「鑽石級綠建築」。
高雄市 六龜梅花花期提前報到,
250公頃的寶來竹林休區的梅樹已陸續綻放5到6成,
整片山頭的雪白梅花齊放,美不勝收。
六龜寶來是全台最南端的賞梅勝地,原本1月中旬前才會全部盛放的梅花,
因氣候異常,花序大亂,花期越來越難估算,
今年受到冷氣團及雨水充沛的影響,元旦前梅花綻放的景象難得一見。
布魯克林大橋橫跨美國 紐約州 紐約東河,連接著紐約的布魯克林區和曼哈頓島,
1883年5月24日正式交付使用。 大橋全長1834米,橋身由上萬根鋼索吊離水面41米,
是當年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鋼材建造的大橋,
落成時被認為是繼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後的第八大奇蹟 ,
被譽為工業革命時代全世界七個劃時代的建築工程奇蹟之一。
布魯克林大橋是1883年5月24日下午二時啟用通行的(維多利亞女王誕辰日),
開幕時,每輛汽車收費美金五元。
如今,每天從橋上經過的車輛約十四萬輛,
單車千多架,行人兩千名。 日落的時候,從布魯克林沿著木道步行,
可以觀賞曼哈頓的高層建築及美麗的街景,可說是紐約旅遊的最亮點。
每年7月4號美國獨立紀念日在此放煙火。
美國自由女神;自由女神像(英文:Statue Of Liberty),
全名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
正式名稱是“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
位於美國 紐約海港內自由島的哈德遜河口附近。
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服裝,頭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徵七大洲。
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一塊銘牌,
上面刻著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 獨立宣言 》頒發的日期);
腳下是打碎的手銬 、 腳鐐和鎖鏈 ,象徵著掙脫暴政的約束獲得自由。
由於自由女神像恰在航線的附近,進出港口的旅客都可以望見。
當海輪駛入上紐約灣內時,由於海面的曲度,
此時船上旅客尚不能望見紐約市內高樓,
而首先映入眼簾就是這座巨大的雕像。
雕像手握火炬、向空中高高舉起,目視前方,姿態優美。
此時,有的旅客向她招手,有的旅客給她拍照。
尤其是夜間,火炬內的燈光通明,加上從小島地面射向巨像的探照燈光,
使自由女神鵰像更為清晰、壯觀。 同樣,
當海輪駛離市區碼頭時,也要在她旁邊經過。
此時,雖然距雕像較遠,但由於雕像有高大的基座,依然依稀可見。
旅客中有的人向它擺手,有的大聲同她“再見”。
自由女神像已成為船舶進出紐約港的一大景觀。
2019佛光山世界神明聯誼會 2019年12月25日在台灣高雄佛光山隆重的舉行;
由星雲大师主持並號召世界各地;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 東南亞各地
和台灣全省宮廟前來參加共盛祈福。
劇不完全統計本次聯誼交流;共計有2-3000尊,各宫廟的神明前來參加
,場面非常熱鬧震撼,祈福的目的;讓2020年世界各地風調雨顺,國泰民安、
年年豐收、四季 無災 经济繼續發展,祈求两岸人民和平共存、平安順利、
振興我中華民族永續長存。
波士頓有兩個世界有名數一數二的大學 哈佛是其中之一
這個哈佛大學校門出乎意料之外的小,
據說還是幾個出入口比較大的 可見校門不在大小
校門內的人才比較重要 有好幾個領袖是哈佛畢業的。
我們的馬總統 美國總統歐巴馬 布希 甘迺迪.... 還有比爾蓋茲... 還有facebook的創辦人...
哈佛校園 這裡是他們每年六月舉辦畢業典禮的地方
學校創辦於1636年 創校初期 捐款最多的人 約翰哈佛
因此學校以它命名哈佛的 商學 法律 圖書 是世界排名第一的
麻省理工學院 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也是位於波士頓建校於1861年
150年歷史中出了75個諾貝爾獎得主 了不起。
校中大廳 標示著 建校150年大廳牆壁上的標誌 MIT
無論在 科學 化學 建材 電腦 等領域 都是世界第一的
昆西市場 Quincy Market ,建於西元 1824 – 1826 年間,
位於美國東岸波士頓市中心,是以紀念波士頓市市長 – 約西亞.昆西,
其在任職市長一職時不徵稅、不欠債之德政,成為波士頓廣為流傳的故事,
而昆西市場成為國家歷史遺跡,也是美國 19 世紀時最大的市場建築物之一。
這個 昆西市場 Quincy Market 共有二層樓高,佔地約 2500 平方公尺,
為波士頓非常熱門重要的觀光景點,是紀念波士頓市長「約西亞.昆西」以命名。
位於美國波士頓市中心法尼爾廳附近。
1966年,整個建築群列為國家歷史地標,並列入國家史跡名錄。
波士頓是個小而美的城市,
美國歷史的起點就在波士頓的「自由之路」
( Freedom Trail)全長2.5mile(約4公里),
共16景點,走完一趟就了解美國獨立的經過。
舊市政廳有一座富蘭克林雕像,是波士頓第一座名人雕像,
基座四面有富蘭克林生平重大事蹟,
像是利用風箏引電、簽署獨立宣言等等。
.Park Street Church公園街教堂,這裡有多項第一次紀錄,
像是1829年7月4日第一次公開廢奴演說、1831年7月4日第一次演唱國歌
大廳前面掛著美國國旗,同時門前的柱廊採取希臘古建築特色柱頭 –
多立克式柱頭,
更顯的莊嚴穩重。昆西市場由亞歷山大·帕里斯設計,售賣各種商品。
主樓兩側為四層半的磚石建築,稱為北市場和南市場。
二旁的北市場 (North Market) ; 南市場 (South Market) 也十分熱鬧,
大多是販賣紀念品、精品為主,也有特色餐廳,
若是假日來到這裡,可能會一位難求。一樓像美食街,
著名的波士頓龍蝦、龍蝦三明治及蛤蠣巧達濃湯都可以在這裡吃得到。
梅里馬克名牌折扣購物中心
(英語:Merrimack Premium Outlets,又名梅里馬克奧特萊斯)
位於新罕布夏州梅里馬克縣,是西蒙地產集團旗下的奧特萊斯購物中心。
購物中心於2012年6月14日開業,擁有100家店鋪。
我們2019年11月從加拿大過境美國紐約必須經過梅里馬克名牌折扣購物中心
裡面的各國名牌,衣服、運動鞋 、皮鞋、大衣的價格,
便宜台灣百貨公司售價50%或只有三分之一的價位。
所以值得旅遊採購的購物中心。(本次全都圖片是手機拍攝)
時代廣場,又譯為時報廣場,是美國紐約曼哈頓的一個商業中心,
位於百老匯大道與第七大道會合處,範圍由西42街延伸至西47街。
時代廣場的名稱源自《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又譯為「紐約時代報」)
早期在此設立的總部大樓,因此中文譯名有時會根據報社而譯為「時報廣場」,
或根據英文原名「Times」直譯為「時代廣場」。
2019年今晚將去,我們共同來迎接2020新的一年來臨;
並感謝各位好友2019年對我的支持愛護 我在此衷心的感恩各位好友們;
祝福各位新老好朋友:2020年新的喜悅、新的收獲、新的開始、
吉祥如意,平安健康,幸福美滿!
魁北克城大壁畫位於加拿大魁北克市區皇家廣場旁凱旋聖母教堂後方,
大壁畫是魁北克各地12名優秀的藝術家們於1999年共同努力合作而成,
短短時間內便成了遊客們駐足的新人氣景點。壁畫高達五層樓,
採用於法國新視覺幻法的繪畫技術,將魁北克市的都會精華,
巧妙地以一幅大壁畫呈現出來,
生動地再現了17世紀魁產克城的風貌和當地人的生活。
小香普蘭街Rue de Petit Champlain....從這裡往下面走,
將是一個迥然不同的景象 就像漫步在歐洲一樣...
有很多有特色的商店 值得你花一個下午慢慢逛...
走在這裡到處都可以聽到音樂的聲音...
街頭藝人的表演更替這裡增添了幾分浪漫的氣息,真的有一種很快樂的感覺...
魁北克歷史城區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省府魁北克市市內。面積約1.35平方千米。
原是北美印第安人部落的村聚。
1608年法國一名探險家率先對魁北克地進行開發建成,
隨後其成為新法蘭西的首府。
英法七年戰爭後歸英國所有,1791年,成為英屬北美下加拿大省的首府。
魁北克古城的城中心位於一塊高地上,並保留著北美地區唯一留存至今的古城墻,
全長4.6公里。古城區分上城區於下城區兩大部分。
作為魁北克歷史城區的標誌建築的魁北克古堡(1892年建立)就坐落於上城區,
聳立於戴蒙德角的最高點。
魁北克歷史城區作為北美殖民化以及近代化進程的重要歷史見證,
於198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魁北克聖母聖殿主教座堂是羅馬天主教的宗座聖殿、
天主教魁北克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和,位於魁北克城Buade街20號,
是加拿大的主教長教堂,墨西哥以北美洲最古老的主教座堂。
它是北美洲最古老的本堂區聖堂,
也是北美洲第一座升格為宗座聖殿的教堂,目前被列為世界遺產。
聖安妮大教堂充滿着標準的歐洲西班牙式教堂的風格。兩個高高的尖塔非常的醒目。
大廳分為兩層,上層大廳的彩色玻璃和雕塑很有造詣,
給人一種神聖的感覺。教堂中的音響效果非常的好,播放的音樂安詳寧靜,聽着很舒服。
聖安妮是一個充滿聖靈的奇迹之地。其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傳說,
可算是一些殘障人士在此虔誠祈禱,後來竟然因為各種原因紛紛恢復健全。
這時,他們會再次來到這裏禱告感謝神,然後將自己使用過的拄杖等工具留在教堂。
教堂則把這些拄杖掛在教堂的柱子上,以彰顯神跡和神對世人的愛。時至今日,
講堂里兩根主要的方柱四面都掛滿了拄杖,
成為朝聖者和遊客必定會駐足細看的景觀。
聖安妮教堂是魁北克城最值得一去的地方。宗教:北美三大天主堂之一,
信徒的聖地;建築:非常宏偉精美,周邊環繞的一些小教堂也很精美;
自然風光:秋天的山坡上楓樹五彩繽紛,對面勞倫斯河中島上也色彩斑斕。
2019年11月來遊聖安妮大峽谷是距離魁北克城 40 公里的一個沉積岩峽谷。
距離魁北克市東邊約 40 公里,沿著羅倫斯河而行,經過蒙特倫斯瀑布,
風景秀美壯麗,曾獲得加拿大最佳“戶外自然景點”的榮耀。
是觀賞楓葉的絕佳地區。 峽谷入口處有觀景巴士載客至瀑布。
聖安妮峽谷是聖安妮河流過、切割成窄狹的裂罅,
由七十四公尺高的懸岩崩落,地形曲折複雜的河床上,
造成好幾節野性而深遂的小瀑而成的美景。
蒙特倫西瀑布的聲勢非常之浩大,因為它落差有83米,是尼亞加拉瀑布的1.5倍,
大量的水從峭立的懸崖傾瀉直落聖羅倫斯河,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氣勢相當雄偉。
瀑布前方的湖面在冬季也會結冰 ,如果冰層夠厚,可在上面騎雪上摩托車、行走或攀登冰瀑。
在瀑布旁沿著山壁建有階梯,還有許多近距離的觀瀑小徑、涼亭、橋樑,
可以讓遊客更易感受到瀑布的壯觀景色。
濱湖尼加拉 Niagara on the Lake ,又稱作「尼加拉湖邊小鎮」,
位於加拿大尼加拉瀑布城北邊約 30 公里處的小鎮。
可以說是全世界「最精緻、夢幻、不像真的」的小鎮,
整個鎮就像是電影場景一樣,每一個角落、每一棟房子,無不讓你隨時思考
「這是真的嗎? 好像電影場景」,就讓我們來看這個美到不像真的小鎮。
濱湖尼加拉在不同時期下,有著不同的名稱,最初叫 – 巴特勒斯堡 Bultersburg,
爾後改名為西尼加拉 West Nagara,在 1972 年又改名為紐瓦克 Newark,
直到 1970 年才改名為「濱湖尼加拉 Niagara on the Lake」。
整個小鎮就像是「電影場景」的感覺,每棟房子都非常的「乾淨、整齊」,
且非常的可愛,有點像是走進「環球影城」的感覺,但又不像影城裡面道具屋子,
每一棟房子都是「真的」,每一個商店都是真的在對外營業。
曾文水庫壩址位於台灣嘉義縣大埔鄉,集水區在嘉義縣大埔鄉境內曾文溪上游大埔溪上,
水庫管理局則在臺南市楠西區。為台灣最大的水庫與湖泊,滿水位面積17.14平方公里,
其興建之目的主要為提供嘉南地區灌溉用水,另具發電、防洪和觀光的功能,
是個多目標利用的水庫。於1967年開始建造,1973年完工。
曾文水庫所在之曾文溪流域全長138.47公里,流域面積1,176平方公里,為台灣第四大河川,
其年平均流量為16億立方公尺,壩址位置年平均流量10.64億立方公尺,
早期設計嘉南大圳之日本技師八田與一。
川普朗渡假村 (Village of Mont Tremblant) 位於魁北克、渥太華及蒙特利爾之間的「洛朗區」。
這裡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山脈之一,一到秋天,丘陵山谷覆上七彩的楓林與變色木
,搭乘纜車居高臨下,可以遠眺夢露湖和塔伯拉山脈的山脊,
層層山巒楓紅片片,景致美不勝收,是北美加東首屈一指的賞楓勝地。
加拿大總督是殖民地時代英女皇的代表。時至今日,總督仍然是加拿大的最高元首。
總督府是總督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宮殿式設計的官邸,保留著英國殖民地的色彩,
盡顯元首的氣派。 加拿大總督府坐落在渥太華東北部蘇塞斯斜街,名為麗都廳,
建於1838年,是歷屆總督的官邸。總督府雖然與議會山莊分踞兩地,卻是議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952年,加拿大人溫森特•馬西被任命為加拿大的總督,從此麗都廳開始了一個新的起點,
就是加拿大總督在加拿大本土產生,而以前的總督則是英國女王從英國派遣。
麗都廳是一幢三層灰色建築,看上去雖然很普通,但不乏莊重和威嚴。
當麗都廳的門前只懸掛加拿大國旗時,表示總督今天不在此辦公,如若同時懸掛總督旗和加拿大國旗,
則表示總督今天在此辦公。 總督府雖然並不算豪華,但它那植滿樹木的廣闊庭園,讓人感覺仿佛身在一個植物茂密,
景色宜人的美麗公園中。隨著林蔭夾道的小徑向前走去,你會發現每一株樹下都有一個標籤,
寫上了日期及姓名稱謂,原來,只要是拜訪過總督府的外國貴賓,都會在此種下一棵小樹,
以作為紀念。 在總督府舉行的所有活動都是免費的,周末假日,
人們更是可以隨便免費參觀訪問。加拿大前任總督是出生於香港的華裔伍冰枝(Adrienne Clarkson),
是加拿大有史以來第一位華人總督,曾被多倫多太陽報評為與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並列的最知道打扮的加拿大男女。
渥太華國會山莊 國會大廈初期建於1859年,但不幸這棟壯觀的大廈毀於1916年的一場大火中;
之後新的國會大廈又在原地按照同樣的樣式重建,並於1922年完工。
國會大廈中央聳立著著名的和平塔(Peace Tower), 和平塔高達90米,被譽為世界上最精緻的哥特式建築,
也是國會大廈中最高的建築,和平塔包括一座4.88米的四面鐘以及53個鈴鐺組成的定期演奏的鍾琴。
國會大廈 (Parliament Building)位於加拿大首都
渥太華的國會山上(Parliament Hill),是渥太華乃至整個加拿大的象徵。
國會大廈由三棟哥特式的建築組成,分中央區、東區與西區,是目前加拿大政府及參議院的所在地。
國會大廈更是加拿大的中心標誌,鐘樓上迎風飄揚的楓樹葉國旗,
渥太華河畔一系列石砌銅頂的哥德式建築物毅然矗立,象徵著加拿大名族不屈的精神。
麗都運河,亦稱麗都水道,是一條連接加拿大渥太華和京斯頓的運河,全長202公里。
麗都一詞來源於法語,意為窗簾,因為麗都河與渥太華河匯流時的瀑布像窗簾一樣。
麗都運河於1832年竣工,修建的原因是為防止美國在1812年戰爭中封鎖英軍所依賴的聖勞倫斯河。
麗都運河是北美至今在用的最古老的運河,200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
千島湖風景區位於美國和加拿大的邊界,兩國各佔1/3和2/3的水域。
在千島湖的伊微裡(ivylea)這個地方,一座連接美國和加拿大的國際大橋橫跨千島湖上,
來往的車輛川流不息,很是壯觀。 坐船瀏覽千島湖就必定要到卡納諾基(Gananoque)碼頭,
這裡是豪華客輪載運遊客們去千島湖覽勝的地方。 這時候你可以有2種選擇:
繞湖一周約3個小時和一個小時的湖上旅遊線路。 船上用5種語言:英語、法語、韓語、西班牙語、普通話。
千島湖的水是平靜與廣闊的,就像是鏡子一樣。 這樣的水面在加拿大的景區中是時常可見的,
而國內卻似乎不容易見到。 為了保護環境,加拿大政府公佈了一系列法規。 比如湖邊不能製造垃圾,
汽車裝上環保儀器、控制炭的燃燒等等……這些法規可不是只是書面文章,
如果違反了,那麼相應的處罰一定會讓人心疼的。 因此加拿大的環境保護工作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之一。
在加境的莎維崗島(Zavicon)。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總裁,託人代購了在美境的一個小島。
他來到後看見這小島太小了,不能建築大屋,遂買了在加境的莎維崗島,
在島上建了很堂皇的度假屋。 又在加美兩島之間築了一條小橋,長僅四十八尺,
橫跨加美兩國之間的水道,是全世界最短的跨國橋。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又譯加拿大國家塔、西恩塔、CN塔)是一座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的電波塔。
塔高553.33米,現為世界上第五高的自立式建築物。
該塔被認為是多倫多的地標,每年吸引超過200萬人次參觀。
自從在1976年落成後,該塔一直被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紀錄為最高的建築物,
直至被哈里發塔超越為止。但從專業角度看,加拿大國家電視塔並不是一個建築物,而是一個非建築結構物。
多倫多的第三代市政廳(即舊市政廳)於1899年落成,由多倫多的市政機關和約克縣法庭共用。
到了20世紀20年代,大樓的空間已不敷應用,市府因此尋求應對方法。
然而,隨著經濟大蕭條展開,市府增建辦公空間的計劃亦告吹,
當局只好在市內其他地點設立衛星辦公室,以及善用市政廳的內部走廊空間。
新市政廳由兩座不同高度的大樓組成,而兩座大樓的平面均呈弧狀。
東大樓樓高99.5公尺(326英尺),設有27層;而西大樓則樓高79.4公尺(260英尺),
設有20層。呈飛碟形狀的市議會議事廳座落兩座大樓之間,整體布局有如兩雙手守護著議事廳,
而從高空俯瞰則有如一隻睜開的眼睛。市政廳的獨特外形令其成為多倫多市的主要地標之一;
多倫多市的市旗、市徽和標誌皆以市政廳為主題。
另外,《生化危機》電影系列中浣熊市市政廳亦由多倫多市政廳扮演。
史凱隆塔這裡所謂的旋轉餐廳是座位旋轉,而不是整層餐廳旋轉。
剛開始不知道,順手將包包往座位旁平台一放,就開始欣賞瀑布景色加拍照。
1964年建成的史凱隆塔,以擁有眺望尼加拉瀑布的最高視野著稱,
它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滑脫形式」建造的建築,
也就是說,今日我們所看到的圓塔部分,
其實是在中心柱蓋好之後,才像套甜甜圈般地從底部往上吊升。
乘坐暱稱「黃色小蟲」(Yellow Bug)的外露式景觀電梯,
只需52秒便來到距離瀑布236公尺的觀景甲板上。
觀景平台下方則是SummitSuite 自助餐廳與360度旋轉餐廳,
以世界知名度排名第一的瀑布當作用餐背景,
情調氣氛可想而知,尤其是晚餐時刻搭配上尼加拉瀑布的燈光秀,
簡直是夢中才會出現的場景,因此強烈建議要訂位。
尼加拉瀑布,源自印第安語,意為「雷神之水」。
加拿大的華人也稱之為「拉格科」)是由三座位於北美洲五大湖區尼加拉河上瀑布的總稱,
平均流量為2,407立方公尺/秒,與伊瓜蘇瀑布、維多利亞瀑布並稱為世界三大跨國瀑布。
尼加拉瀑布以美麗的景色,巨大的水力發電能力和極具挑戰性的環境保護工程而聞名於世,
是非常受遊客歡迎的旅遊景點。 整個瀑布跨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和美國的紐約州構成南部的尼亞加拉峽谷。
三座瀑布按規模從大到小分別為馬蹄瀑布,美國瀑布,布里達爾維爾瀑布。
其中,馬蹄瀑布位於美國和加拿大的邊境,美國瀑布全部位於美國境內並由山羊島分隔開。
小些的布里達爾維爾瀑布也在美國境內,由月神島從美國瀑布隔開。
尼加拉河連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並分隔美國紐約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
在流經寬約350公尺的美國公羊島(Goat Island)時跌入斷崖,並一分為二,
形成馬蹄瀑布與美國瀑布兩個瀑布。布里達爾維爾瀑布與其他瀑布由月亮島(Luna Island)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