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休閒旅遊 國外旅遊 (16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重慶 塗鴉一條街 自由行

 

 塗鴉一條街位於重慶九龍坡區黃桷坪正街。成為了重慶時尚之都的又一張名片和新地標。

這些作品是由四川美術學院的同學們以及多名工人、藝術家們參與製作而完成的。

沿街大樓全被畫上了各種塗鴉,這些畫大多色彩鮮豔,給城市街道增添了色彩。

 

重慶 塗鴉一條街 自由行

重慶 塗鴉一條街 自由行

重慶 塗鴉一條街 自由行

 

 黃桷坪塗鴉藝術街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黃桷坪轄區,起於黃桷坪鐵路醫院,止於501藝術庫,

全長1.25公里,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當今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塗鴉藝術作品羣。

整個塗鴉工程共有800餘名工人、學生和藝術家參與制作,

花費各色塗料1.25萬公斤,消耗各類畫筆、油刷近3萬支。

 

重慶 塗鴉一條街 自由行

隔壁就是交通茶館位於黃桷坪正街,是重慶唯一保持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風格的茶館。

茶館瀕臨破產時,常去茶園採風的川美教授、畫家陳安健出於保護茶園原生態的初心,

在與運輸公司商量達成共識後開始資助並承包了茶園,隨即更名為“交通茶館”,

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風格,留住了老茶客,使得“交通茶館”獨特的市井生態和藝術氛圍得以延續。

 

|重慶 塗鴉一條街 、交通茶館 重慶李子壩站 自由行

 

李子壩站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是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車站2號線「李子壩站」

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一處一幢十多層高的居民樓,而李子壩站就占據了這幢樓的六樓空間,

輕軌車廂開過去的時候,不仔細看,還真有種直接撞向大樓的錯覺。

 

|重慶 塗鴉一條街 自由行

 

離交通茶館不遠就是長江索道,我們想要坐乘長江索道,

可是買票時竟然要等到2個小時才能坐到,我們就放棄坐軌道18號再轉乘2號輕軌回酒店。

(請欣賞視頻)謝謝分享!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3) 人氣()

重慶 磁器口古鎮 自由行(下)

 

寶輪寺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古鎮,又名龍隱寺,是古鎮上眾多廟宇中少有保存下來的。

寺廟背靠白岩山,樹木茂盛,蒼松翠柏覆蓋在廟宇上方。

寶輪寺分大雄寶殿、觀音閣、藏經樓等部分。

大雄寶殿的殿柱是兩人合抱的馬桑木,其柱子直徑一尺大小。殿中盤龍抱柱,龍飛鳳舞,生動逼真。

佛爺座像前有一井,名叫“放生井”,井底直通江邊“九石缸”。

 

重慶 磁器口古鎮 自由行(下)

重慶 磁器口古鎮 自由行(下)

 

 故此寺廟過去又稱龍隱寺。原寺廟大門前有"龍隱禪院"大匾,可惜已被毀掉。

因建文帝曾在此隱居,過去的磁器口也曾稱為龍隱鎮

建文帝朱允炆的到來,寶輪寺的佛光更加耀眼,

上至井口,下至李子壩均可見。昔日,古剎殿宇層層,林木茂密,百鳥爭鳴,蒼松翠柏覆蓋廟。

內有殿宇16座,佛像372尊。可惜殿宇毀於明末戰火,只留下大雄寶殿一座。

(請欣賞視頻和磁器口正街)謝謝分享!

 

重慶 磁器口古鎮 自由行(下)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7) 人氣()

重慶 磁器口古鎮 自由行(上)

 

 我們今天是坐軌道1號線到磁器口站,然後從1號口出站用走的5分鐘就到磁器口古鎮後街,

原名瓷器口鎮、白崖鎮、白岩場鎮、龍隱鎮,位於重慶市沙坪垻區,比鄰嘉陵江。

自明、清時期以來磁器口一直是重要的水陸碼頭,為嘉陵江下游物資集散地。

磁器口是重慶主城區內少有的能領略老重慶風味的地方,

被稱爲「小重慶」。靠近碼頭處,有原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題詞的「小重慶碑」。

 

重慶 磁器口古鎮 自由行(上)

重慶 磁器口古鎮 自由行(上)

重慶 磁器口古鎮 自由行(上)

 

 磁器口古鎮位於重慶主城區以西的沙坪壩區,因出產瓷器而得名。

瓷器口鎮東臨嘉陵江,當年是非常熱鬧的一個水陸碼頭,後來隨著公路的發展,碼頭逐漸的落敗了。

(請欣賞磁器口視頻)下集是磁器口正街,明朝朱允炆出家的寶輪寺。謝謝分享!

 

重慶 磁器口古鎮 自由行(上)

重慶 磁器口古鎮 自由行(上)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1) 人氣()

重慶 龍門浩老街 自由行

 

 我們是坐軌道6號線到上新街1號門口出來就是下浩老街是很有重慶特色的一條山城老街,

被稱為“舊重慶的標本”,下浩是下龍門浩的簡稱,包含下浩正街、董家橋、米市街等街道。

每一條大街小巷都別有一番滋味。隨著南濱路的開發,下浩老街曾經的繁華已經衰落。

如果你想尋找老重慶的味道,這裡完全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重慶 龍門浩老街 自由行

 

 再走10分鐘就到龍門浩老街很近,

龍門浩歷史文化街區總用地面積540畝,總建設規模18萬平方米,

是重慶主城區保存較完好、規模較大的歷史文化老街。包含棗子灣、米市街、下浩、

周家灣、覺林寺、董家橋、葡萄院、望耳樓、馬鞍山、建業崗等顯著地點。

 

重慶 龍門浩老街 自由行

重慶 龍門浩老街 自由行

 

龍門浩老街地處重慶主城核心區域——南濱路中段,,共計十八萬平方米,歷史悠久、

上述千年、遺蹟眾多,歷史文化街區由兩百多幢不同時期的建築組成,

其中包含了18棟優秀歷史文物建築,是重慶主城區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歷史文化老街。

開埠文化、抗戰文化、巴渝文化、宗教文化在這裏異彩紛呈,老街更是古巴渝十二景之—

“龍門浩月”所在地,無數文人墨客爭相題詠。

(請欣賞龍門浩老街視頻)謝謝分享!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1) 人氣()

重慶 魁星樓、八一好吃街 自由行

 

魁星樓,又名魁星閣,是為儒士學子心目中主宰文章興衰的神魁星而建的。

(正好離湖廣會館不遠,我們用走的大概是15分鐘左右就到。)

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樓”或“魁星閣”,其正殿塑着魁星造像。

古時候,各地都有魁星樓,讀書人在魁星樓拜魁星,祈求在科舉中榜上有名

魁星樓具有濃厚的中華民族風格和地方文化特色,是燦爛的中國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重慶 魁星樓、八一好吃街 自由行

 

不過我們今天講的可不是這個牛氣十足的魁星樓,而是這棟樓裡的“神奇”建築。

從前面上來是一樓,走到魁星廣場後面就是22樓,真的很奇特,建議有心臟病的高血壓的人,

最好不要上來看,要不然病情發作可很麻煩,難怪是外地遊客到重慶必來的網紅打卡景點

 

S重慶 魁星樓、八一好吃街 自由行

 

所以我們也好奇,專程前來參觀,真的魁星樓廣場與旁邊的寫字樓之間有兩座“懸空”天橋,

橋身約長23米,寬4米,實際通行寬度3.6米,

(經不起挑戰的還是千萬別過來看,要不看到這邊是22樓底層保證你會腿軟。)

離地面高度達到65.8米,據說可承受的重量為368個成年人。天橋一端連著廣場,

一端連著寫字樓的22層,從橋上經過的人要是不低頭看橋下,

甚至還不知道自己腳下有著“萬丈深淵”。

 

S重慶 魁星樓、八一好吃街 自由行

 

逛完之後也是用走的到八一好吃街,

正好我們住的酒店2分鐘不到,也是正逢用餐時間,我們就進去吃一下,

好吃街𥚃面都是人,應該都是外地遊客,美食是重慶當地的小吃,問題就是太辣了。

 

尚未確認的 810130 拷贝.jpg

S重慶 魁星樓、八一好吃街 自由行

重慶八一好吃街,在重慶市渝中區的八一路,這裡集中了重慶當地的很多小吃,

因為這裡靠近重慶的地標性建築解放碑,所以生意特別紅火。

如果你喜歡重慶當地的美食,這是一個值得去的地方。

王媽手撕烤兔、陳昌銀麻花、酸辣粉、串串,這些當地小吃這裡都有。

(請欣賞視頻)謝謝分享!)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2) 人氣()

重慶 彈子石老街 自由行

 

 長嘉匯彈子石老街景區位於重慶市南岸區泰昌路,是觀賞長江和嘉陵江交彙的好地方。

該景區主要包含彈子石老街、彈子石廣場、重慶杜莎夫人蠟像館、

重慶海洋探索中心、法國水師兵營五大核心景點,集觀光娛樂、購物於一體。

 

重慶 彈子石老街 自由行

重慶 彈子石老街 自由行

 

景區北起南山之麓,南至三江匯流,西起法國水師兵營,東至彈子石廣場,坐落于有“重慶外灘”

美譽的南濱路上,占地12萬平方米,是觀賞長江、嘉陵江交匯的最佳地點。

 

重慶 彈子石老街 自由行

重慶 彈子石老街 自由行

 

彈子石老街上按照“一街兩埠四院十景”的景觀打造。

“一街”即彈子石老街,“兩埠”即下江和上埠,“四院”指王家大院、孫家花園、夏家大院、青陽公館,

老街往上則是海關石、映月池、青雲橋、花朝門、餘音閣、利川號、

塗山窯、愛情牆、一德堂、百歲坊“十景”,

(請欣賞彈子石老街的視頻)謝謝分享!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6) 人氣()

重慶 湖廣會館 自由行

 

今天的天氣是陰局部陣雨自由行來到了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

 

又名禹王廟。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始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

 

重慶湖廣會館佔地面積1.84萬平方米,系禹王宮、齊安公所、

廣東公所等清代古建築羣及仿古建築的統稱,

會館建築大多沿襲明清時期四合院佈局,採用不同的屋頂結構,如懸山捲棚歇山等形式,

既承襲廣東廣西湖南湖北以及江南一帶的典型建築風格,又融匯重慶傳統建築特色。

 

重慶 湖廣會館 自由行

重慶 湖廣會館 自由行

 

廣東公所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嘉慶年間又進行了改建。入口大門為牌樓式,

大門上方"廣東公所"石碑用整石鏤空雕刻,周邊圍繞雲龍,顯示了高超的石雕工藝。

會館的戲樓可以容納300多人看戲,是目前湖廣會館建築群里最大的戲樓。

(請欣賞湖廣會館視頻)謝謝分享!

 

重慶 湖廣會館 自由行

重慶 湖廣會館 自由行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6) 人氣()

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 自由行

 

十八梯,曾經是重慶渝中半島的一條街,象徵著真正的山城老重慶。

老重慶城分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位於渝中區較場口,

是從上半城(山頂)通到下半城(山腳)的一條老街道。

這條老街道全部由石階鋪成,陡陡的,彎彎的,把山頂的繁華商業區和山下江邊的老城區連起來。

老街道周圍居住着大量普通老百姓,街上散發著濃濃的市井氣息。

掏耳朵的、修腳的、做木工的、做裁縫的、賣燒餅的、賣針線、打麻將的,

還有山城絕對少不了的棒棒軍,散佈在各處,更有狗啊貓啊,隨意趴在地上打着盹。

 

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 自由行

 

梯是老重慶市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十八梯的來歷,

大概是在明朝的時候,這裏本來有口水井,附近的居民都吃這口井裡的水,

這口水井距離居民的住處正好十八步石梯,因此人們把這裏稱作“十八梯”。

喜歡自由行的,歡迎可乘重慶的輕軌(地鐵)1、2號線在較場口下車不要出站,
 
走到4號口進去就是十八梯很方便。(請欣賞視頻) 謝謝分享!

 

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 自由行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6) 人氣()

重慶洪崖洞傳統風貌區夜景

 

洪崖洞,是重慶必遊火紅景點,到夜晚,海上遊兩江,看世界一絕的夜景,

在嘉陵江江岸懸壁上商場建築的洪崖洞,也稱「“重慶民俗建 築區”、洪崖洞民俗風貌區”」

重慶擁有洪崖洞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巴渝二個字,在重慶常見的,巴渝指的應該就是重慶。

我們是住在11F洪崖洞大酒店,坐船很方便,酒店有電梯直接坐到1樓,再走到乘船碼頭就行了。

 

重慶洪崖洞傳統風貌區夜景

 

四月重慶的晚上要到20點才正式天黑,因為重慶的日出是7.00左右,

晚上坐船遊江的外地遊客實在太多了,大部分都是旅遊團,所以我們選擇晚上9.00的船遊江,

人少一點夜景也比較燦爛,這次坐船遊長江、嘉陵江是40分鐘,

也是最後的一班船,請欣賞視頻夜景,謝謝分享!

 

重慶洪崖洞傳統風貌區夜景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1) 人氣()

重慶洪崖洞傳統風貌區 自由行

 

本次自由行,第二站就是來到 重慶洪崖洞民俗風貌區,

為了方便賞景我們就入住了在11樓的洪崖洞大酒店,是洪崖洞景區的最上層入口處。

雖然房價高些,但就是到隔壁洪崖洞最方便,

然後還有免費的下午茶,逛累了可以回來休息喝下午茶,

建議有自由行的人可以來住,衛生環境管理很不錯。

 

重慶洪崖洞傳統風貌區 自由行

 

 洪崖洞,原名洪崖門,是古重慶城門之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嘉陵江濱江路88號,

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主要景點由吊腳樓、仿古商業街等景觀組成。

洪崖洞一共有11層,夜晚燈光從晚上6點開燈,10點熄燈。

可望吊腳羣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燙山城火鍋看兩江匯流,品天下美食。

形成了“一態、三絕、四街、八景”的經營形態,體現了巴渝文化休閒業態。

 

重慶洪崖洞傳統風貌區 自由行

重慶洪崖洞傳統風貌區 自由行

重慶洪崖洞傳統風貌區 自由行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1) 人氣()

重慶雲端之眼觀景台 自由行

 

今天是從酒店用走的到重慶雲端之眼觀景台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新華路201號聯合國際寫字樓67樓。

大約走的是有15分鐘左右,然後排隊坐電梯3分鐘就到67樓,還要再上2樓就是雲端之眼觀景台,

同時也是現在直升機的停機坪平台,不過要先買票68元人民幣一人才能上去,

上去後重慶雲端之眼觀景台可以360度俯瞰整個重慶景色,無死角俯瞰重慶城市高樓的全景,

並瀏覽兩江四岸風景。真的這夜景實在太美了!感到震撼。

這次來觀景台的實在是很多人,69頂樓觀景台晚上風很大,感覺四月天氣熱,而在上面是很冷,

所以建議各位,如果自由行晚上有來的,還是穿外套才不至於會感冒。

 

重慶雲端之眼觀景台 自由行

重慶雲端之眼觀景台 自由行

 

這裡距北京1748公里,距南京1479公里,距海口1406公里,距武漢925公里,距西安705公里。

到重慶一定要上來觀賞,看看重慶的直轄市,現在城市發展讓人刮目相看。(請欣賞視頻 )

謝謝分享!

重慶雲端之眼觀景台 自由行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6) 人氣()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這是我自由行的最後一個景點,靠近晉祠 天龍山原名方山,海拔1370米,位於晉祠西11公里處,

因為在山上也是打的過來的,在560年,(北齊皇建元年)興建天龍寺,山以寺得名。

天龍山勝跡,首推石窟藝術,石窟分佈在東西兩峰,大小石窟共25窟,現存大小石佛500餘尊,

畫像、浮雕、藻井1144尊(幅),石質完整,光源充足,展現著東魏、北齊、隋、唐

、五代近三個世紀的藝術傑作,反映了不同時期石窟藝術的不同風格和卓越的藝術成就。

1924年~1925年(民國13年~民國14年)間,外國侵略者對石窟進行了掠奪和破壞

國家多次撥款修整,恢復了天龍山勝跡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天龍山東、西兩峰南坡的山腰間,共有25個佛教石窟,即東峰12個窟,西峰13個窟,

其中除第11窟面東外,其餘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

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

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位。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天龍山石窟中時代最早的是東魏大丞相高歡開鑿的東峰第2、3號窟;

北齊又開鑿3窟,即東峰的1號窟和西峰的第10、16號窟;

隋煬帝在584年(開皇四年)開鑿了東峰第8號窟;其餘為唐代開鑿的19窟。

共跨越4個朝代,歷時近500年,

反映出各時期的不同風格藝術成就,卻又有著一脈相連的傳統關係。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天龍山石窟依山開鑿,此處岩石易雕鑿,也易風化,屬灰白色砂岩

造像的雕刻技藝可分為圓雕和浮雕兩大類,圓雕以貼壁圓雕為主,

塑造大型佛像和菩薩像;浮雕多用於建築構件、羽人、龕楣花紋等。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造像大至數米,小僅盈寸。從佛像到花憑、約記的成熟、飽滿、洗練和表現感情的細緻,

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

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它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山西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8) 人氣()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湘峪古堡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東南方向50公里的鄭村鎮湘峪村。

湘峪,原名相谷,因為村被山水包圍,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謂湘峪。

湘峪城為蜂窩式城堡,全為磚石土木結構建造。

東西長280米,南北寬100至150米,佔地面積約32500平方米。

該城由孫居相、孫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建於明天啓三年(1623年),竣工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

由於孫鼎相在孫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三,又曾擔任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

他的府第便以“三都堂”為名,湘峪古城也因此而被稱為“三都古城”。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湘峪古堡”位於山西晉城市沁水縣東南58公里處的鄭村鎮境內的湘峪村。

南距皇城相府6公里,西距趙樹理故居5公里,背山臨河,羣峯環繞,蒼松翠柏,宛然如畫。

觀其脈東臨瀑布,西靠虎山,南山藏龍,北山棲鳳,其“山”二龍戲珠,其“水”五龍相會,故名湘峪。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湘峪村因明朝户部尚書孫居湘(萬曆20年進士)、御史都堂孫可湘、四部首司孫鼎湘三兄弟

同朝為官而聞名.其古堡歷史上民間俗稱“三都堂”。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湘峪高樓為同時代的高樓中最早的,比皇城河山樓,郭峪豫樓均早一些,

對明末的農民起義軍大破壞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湘峪古堡自由行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1) 人氣()

 

山西晉城市郭峪古城自由行

 

 郭峪古城,位於旅遊景區皇城相府南300米,從皇城相府用走的十分鍾就到此古城。

(皇城相府實為郭峪古城的北翼城,侍郎寨為郭峪古城的東翼城)

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是太行山麓一座城堡式村落。

城內是獨具特色的明清建築羣,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被古建築學泰斗羅哲文譽為“中華民居之瑰寶”。又有“中國鄉村第一城”之稱。

 

山西晉城市郭峪古城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郭峪古城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郭峪古城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郭峪古城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郭峪古城自由行

 

郭峪村還是明代順天巡撫張鵬雲,清代刑部侍郎張爾素,明末清初大富商王重新的故居所在地,

是清代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長大成人的地方,還是第三軍醫大學前身第七軍醫大學成立的地方。

郭峪村歷史久遠,為郭氏家族所建,以姓氏命村名。郭峪始建村當在唐初。

 

明朝時,郭峪為裏,到了清朝,又稱鎮。民國六年(1917年)實行編村制,郭峪裏改為郭峪村。

 

 

山西晉城市郭峪古城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郭峪古城自由行

 

 郭峪村保存較好的古住宅近40幢,其中明代住宅十幾幢,清代住宅二十幾幢。

儘管許多宅子歷經幾百年風霜戰亂,有些已破損,有些已倒塌,

但仍可以從那砌築的挺拔的磨磚對縫的高牆、氣勢不凡的一幢幢宏麗的門樓、

粗壯的樑架以及各類雕飾細巧和手藝高超的木雕、石雕中看到當年輝煌的印跡。

 

山西晉城市郭峪古城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郭峪古城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郭峪古城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郭峪古城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郭峪古城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郭峪古城自由行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3) 人氣()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皇城相府建築群分內城、外城兩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間,總面積36580平方米。

內午亭山莊導航圖城始建於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

外城完工於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可見皇城相府我們用兩天,

有前堂後寢、左右內府、書院、花園、閨樓、管家院、望河亭等。

(網路卡卡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河山樓位於內城北部。河山樓,名取"河山為囿"之意,建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

當時正值明末戰亂風起雲湧之時。為抵禦流寇侵擾,由陳家昌言、昌期、昌齊三兄弟合力建造,

高三十多米,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築。

樓平面呈長方形,長15米,寬10米,高23米,共七層(含地下一層)。

樓外牆整齊劃一內部則逐層遞減。整個河山樓只在南向辟一拱門,門設兩道,

為防火計,外門為石門,門後施以槓栓。樓層間構築棚板屯貯人員物質。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河山樓三層以上才設有窗戶,進入堡壘的石門高懸於二層之上,通過吊橋與地面相通。

河山樓樓頂建有垛口和堞樓,便於瞭望敵情保衛城堡。

河山樓內還儲備有大量糧食,以應付可能出現的長期圍困。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內城“斗築居”為陳廷敬伯父陳昌言在明崇禎六年(1633年),為避戰亂而建。

內城“斗築居”東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設五門,

牆頭遍設垛口,重要部位築堡樓,並在東北、東南角制高點建春秋閣和文昌閣。

城牆內四周設藏兵洞,計五層125間,為戰時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

內城北部建一高堡樓,名曰河山樓,長三丈四尺,寬二丈四尺,高有十丈。

樓分七層,層間有牆內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層深入地下,備有水井、

石磨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並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戰亂時族人避敵藏身之處。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小姐院陳氏閨中小姐及侍從女眷居住的場所,其院落與西花園過廳相通。

 

該院室屋頂形式採用券棚頂,風格獨特,屋身低矮。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下)自由行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4) 人氣()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這次我們是從大同南站坐高鐵到晉城東站4個小時又7分鐘,出車站已經是晚上8.20分。

因坐公車要花上三個小時又是晚上太晚了不安全,為了安全起見,我們也是包車跑高速公路比較快,

差不多花上一個小時就到逹飯店,並住在皇城相府貴賓樓,(也是這裡最好的酒店。)

 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是清朝康熙年間的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所修的府邸,

位於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

康熙字典》總閲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其由內城、外城、等部分組成,

御書樓金碧輝煌,中道莊巍峨壯觀,鬥築居府院連綿,河山樓雄偉險峻,

藏兵洞層疊奇妙,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築羣,

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圖下是每天10.00康熙皇帝御駕親到皇城相府的現場表演)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莊”,後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於此,故名“皇城”。

皇城相府是建於明清時期的官宦宅居建築羣。
 
 
 
內城為陳廷敬伯父陳昌言在明崇禎六年(1633年),為避戰亂而建。
 
 
 
外城完工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皇城相府從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間的260年中,
 
 
 
共出現了41位貢生,19位舉人,並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
 
 
 

(圖下是大學土第、總憲府)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石牌樓(進皇城相府必須先過此牌樓)讓人抬頭就看道陳氏家族每一代官居的職位)

也是康熙皇帝故意讓其陳廷敬建造的牌樓,以示清朝對其表揚,以後文武百官才會為朝庭效忠。
 
 
建於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牌樓四柱三樓式。
 
 
 
樓柱兩側置夾杆石,下枋上雕二龍戲珠,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飾圖案,高浮雕。
 
 
 
各枋間施牌匾和字牌。定枋上施仿木構鬥棋屋檐,正脊兩端設吻獸,脊剎飾麒麟。
 
 
 
整座牌樓雄偉莊重,製作精美。(據說有來摸過石牌前後的小獅子的頭到尾巴,會帶來好運)
 
 
 
 
建於順治十四年(1657年)的兩柱一樓式小牌樓,
 
 
 
在大牌樓建成之前,是陳氏家族的一個主要標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麒麟吐玉壁;代表寓意吉祥如意 子孫昌盛)

冢宰第即“大學士第”,建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大門開於正南,

入大門迎影壁東折為一狹兒庭院,東側建如意門通東書院,南面為一倒座,

北為二門,門兩面三刀側施八字影壁,明間內柱間設木質屏風,

此為主人及貴或有重大事件裏的通道,平時封閉。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相傳,康熙皇帝由吏部尚書陳廷敬陪同,微服輕車,餐風露宿,渡過黃河,翻過中條山,

一路訪民情,察官吏,最後又來到陽城境內中道莊,探望陳廷敬的高堂至親。

康熙皇帝十分喜愛這裡的青山綠水,晚上就住宿在陳廷敬的家中“塚宰第”,

吃的是小米煎餅棗花饃,喝的是“五豆稀飯軟米粥”,吃罷喝罷,高興萬分,

(點翰堂  紫檀寶坐  屏風  是紫檀木專制給康熙皇帝坐的  召見文武官員的地方。)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陳廷敬紀念館位於晉城市陽城縣,門口有陳廷敬石刻浮雕,紀念館主要以文字圖片的方式,

展示陳氏家族的沿襲,以及陳廷敬的仕途之路。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山西晉城市皇城相府(上)自由行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4) 人氣()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雲崗石窟處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是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藝術家們把它比喻成東方的羅馬石雕。有人發現這些石雕作品,

融合了中西的藝術,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難怪從大同包車前來雲崗石窟也要1.40分鍾)

雲崗石窟開鑿于北魏和平年間(西元460年至46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前後用了約30年的時間才基本上完成了這個浩大的藝術工程。(這次來的人非常多,學生也是)

整個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多個。

石窟雕刻的題材內容,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很不巧有些石窟正在維護拍不到)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雲崗石窟的第九~十三窟,俗稱;五華洞其彩繪仍然保護的很好。不像我到洛陽龍門石窟也是

孝文帝遷都洛陽開墾的,現在已經被文化大革命破壞的非常嚴重,幸好雲崗石窟保存的還是可以。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接引佛洞,上萬的萬佛像被雕刻在洞壁上,表示被接引來的萬佛在其中。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第9、10窟共用一個屋頂,合成統一的外觀造型,洞窟均由前堂後室組成,

對稱均衡,大小相當;各個壁面的設計,也力求同一對應。

9窟外東側和10窟外西側各豎立一座高大多層的佛塔,

洞窟外壁又各自並立兩根石柱,均為三開間,石柱上還雕刻千佛,柱基承以獅、象,蔚為壯觀。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第12窟中前室雕刻的各類手持不同樂器的音樂伎特別引人入勝。

前室北壁最上層的天宮樂伎,是一個以壁面通欄形式塑造的由十四個圓拱聯龕排列組成的樂伎形式。

十四位樂伎各佔一個圓拱龕,龕間並用立柱、

緊密相聯,聯龕間上隅的童子像平添了更多的朝氣與活潑。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第17窟是雲岡早期洞窟中唯一的交腳菩薩大像窟,

洞窟平面馬蹄形,穹窿頂,前立壁上開明窗、下闢窟門。

窟內地面低於窟外地面一米深,依舊保持了開鑿時凹凸不平的糙面。

洞窟四壁以千佛雕刻為主,雕像清簡勁直,純真樸質,反映了雲岡早期造像的藝術特點。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交腳的彌勒陀佛,再不保護没多久就看不到了。

第18窟設計嚴謹,造像組合完整,北壁中央立佛像高15.5米,

臂膀寬闊、身軀雄壯,身披千佛袈裟,

氣宇軒昂,高肉髻,面頰豐圓,鼻樑高挺,渾厚質樸。

東西壁的脅侍佛像對應而立,端莊肅穆,與主尊共同構成了三世佛格局。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19窟以三世佛為主像,主尊高16.8米,是雲岡石窟雕刻中的第二大佛像。

第19窟由中央主窟和兩側附洞三個洞窟組成,

主窟由中央崖壁向內開鑿,下闢窟門,上開明窗,窟內呈平面橢圓形,向上為穹窿頂。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第20窟是雲岡早期開鑿的曇曜五窟之一,亦為大像窟,位在五窟西端。

由於前立壁的崩塌,使得佛像顯露在外,故而又稱露天大佛,清末民初稱為“大露佛”。

前立壁的崩塌的時代,據窟前考古推證,約在北魏當年。遼時建有木構窟檐,後毀於兵火。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下)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1) 人氣()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佛光大道象柱取自與雲岡石窟的五華洞石柱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為節省時間,這次來也是包車前來雲岡石窟,有關門票旺季(3月1日至11月30日)150人民幣,

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120人民幣,淡旺季價格浮動以景區公告為準。

 靈岩寺坐落於雲岡石窟大景區「山堂水殿」,占地16000餘平米,總建築面積6815.8平方米。

整個寺院為三進院落,是按照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的描述而仿建的。

又名「石佛寺」靈岩寺坐西向東,由東西依次由山門、石雕佛塔、中大殿、後大殿,

南北角樓、配樓、兩端大法堂、周邊迴廊等組成。

整體建築為磚木結構,模擬北魏佛寺的建築風貌,古樸莊重,大氣磅礴。七孔橋頭的北魏持燈仙女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靈岩寺建造在一個形似龜背的湖心島上,俯瞰的話,像一隻靈龜在水中遊動,

七孔橋為頭部,四座小巧的角樓成為龜的四個爪,觀賞龜尾,通往雲岡石窟第一窟。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山門殿內供奉三尊香樟木雕刻的巨大佛像,佛像全部採用巨大的香樟木作為材料,

由福建莆田的木雕世家傳人黃文壽大師擔綱雕刻。(可惜我們來山門殿佛門未開)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雲岡石窟與中國諸多石窟寺比較,最具西來樣式,即胡風胡韻濃郁。

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亞藝術元素,也有希臘、羅馬建築造型、裝飾紋樣、像貌特徵等等。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雲岡石窟原名靈巖寺、石佛寺。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國著名的石窟羣之一。

雲岡石窟的開鑿始於北魏時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

北魏皇帝拓跋珪將都城從盛樂遷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為盛樂與平城之間的交通要衝。

文成帝即位以後,令沙門統曇曜主持復法大業。

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曇曜選擇了鍾靈毓秀的武州山,"鑿山石壁,

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第3窟又名“靈巖寺洞”,是雲岡規模最大的洞窟,洞窟形制較為特殊。

整體洞窟高大、雄偉、壯闊。兩門四窗,外部建有巨大平台,平台中央是一座矩形洞窟,

內置交腳彌勒,俗稱“彌勒洞”;東西兩端各有一座方形三層石塔,風化嚴重。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第五窟(大佛洞)

 
第5窟前室東西兩壁繪有“護法諸天”形象,應是清初重修佛閣時的作品。
 
 
 
《重修雲崗大石佛閣碑記》立於西壁旁,為宣大總督佟養量所撰。第5窟洞窟為平面呈橢圓形、
 
 
 
穹隆頂式的大像窟,洞窟東西最大寬度約22米,南北最大進深約17米,創雲岡同類型洞窟的規模之最。
 
 
 
主尊坐佛高17.40米,是雲岡的第一大佛。
 
 
 
這尊雲岡的最高佛像,從頭到腳均敷泥施彩,面部與胸部貼金,螺發與長眉紺藍。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第六窟(釋迦佛洞)
 
洞窟形制為中心塔柱窟,中心塔柱高約14.4米,分為上下兩層,直抵窟頂。
 
 
 
洞窟整體設計,中軸貫穿,兩側對稱;壁面規範整齊,龕像上下分層,
 
 
 
敍事左右連續,是雲岡石窟中規模最大、設計最完整、
 
 
 
內容最豐富、雕刻最精細、最為富麗堂皇的洞窟,也是保存狀態最好的洞窟之一。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上)自由行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2) 人氣()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4公里處,從懸空寺到北嶽很近,所以順路上山參觀。

北嶽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中華五嶽。

以前 恆山又名元岳常山北嶽,明代之前指河北大茂山

清代順治時因改祭北嶽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玄岳山,遂稱渾源玄岳山為恆山。

恆山山脈為東北-西南走向,綿延150公里。

恆山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1米,主廟北嶽廟,供奉著恆山神,即北嶽大帝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前殿為靈官殿,供奉道教護法神王靈官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主殿為三元殿供奉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全稱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感應天尊」。

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總主諸天帝王。

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

水官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總主水中諸大神仙。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後殿為三清殿,供奉三清三境三寶天尊。白衣殿位於三元宮北側,供奉道教慈航道人。

三清殿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三清,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

既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

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傳說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恆山隱居潛修的,

停車場上矗立著一尊張果老倒騎毛驢的石雕像。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恆山索道:上行90元/人,下行80元/人,全程160元/人 民幣,以下圖片是上山的風景。

可惜因為時間上的關係上山跟下山最少花上一個小時以上,所以我們就沒有走上到山頂去看看。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山西大同北嶽恆山 自由行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8) 人氣()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我自由行來懸空寺是從大同古城包車前來,因為坐車雖然票價不高,但得花上三個小時的時間。

包車前來抄近路只要1.40分就到,可惜正逢星期六,我們來了要上懸空寺人太多,

只好排隊等了一個多小時才能登上懸空寺,每人花100元人民幣,加上門票15元。

 懸空寺,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

該寺始建於北魏年間,現存建築均為明清時期重建。

整座寺廟建於翠峰山的半山腰上,

(我後面有位女士,隨後登上後,看到人多樓閣有些搖晃,嚇得不敢走馬上蹲下去。)

依靠27根木樑支撐全部寺廟主要建築,遠看形如懸在半空,故名懸空寺。

(所以膽子小的人建議還是不要上去,免得提心吊膽,花錢又受罪。)

整座寺廟共有40間房屋,為木質框架式結構,主體建築之間由走廊和棧道相連。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據說在懸空寺建成時,這些木樁其實是沒有的,只是人們看見懸空寺似乎沒有任何支撐,

害怕走上去寺會掉下來,為了讓人們放心,於是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

懸空寺千年不倒的秘密在於,其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岩石裏,岩石鑿成了形似直角梯形的樣子。

然後插入飛樑,使其與直角梯形銳角部分充分接近,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樑為基。

此外,懸空寺飛樑所用的木料是當地的特產鐵杉木,

據說用桐油浸過,不怕白蟻咬,有防腐作用。

所以,懸空寺才能歷千年不倒,成為世界一大建築奇蹟。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南樓內高三層,長約8米,寬約4米,有純陽宮、三官殿、三教殿和雷音殿。

純陽宮也稱呂祖廟,主要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呂洞賓;

三官殿是懸空寺整個建築中面積最大的一個殿,殿內塑像為明代的泥塑珍品;

三官指賜福於人的天官,赦罪於人的地官,為民解厄的水官。

泥塑最高約2米,是懸空寺最大的塑像,下面左右均為侍女和老少臣子,天蓬元帥,龜蛇二將。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雷音殿文殊菩薩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北樓高三層,長約為7米,寬約為4米,分別為五佛殿、觀音殿、三教殿。

五佛殿位於最低層,供奉五方佛而得名。觀音殿在樓中層;

三教殿是體現“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閣,位於懸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層。

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間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左邊為儒家創始人孔子,右邊為道家鼻祖老子,

三教供於一殿,在全國各地寺廟建築中極為罕見。

(難怪登樓很難走,有的須要禮讓先行才能通行,甚至下樓口很少,没有抓牢 有可能會掉下去。)

不過佩服古代的建築技術,没有釘子的前提下,能夠讓懸空寺千年不倒,可能現在的科技也做不到

(三官殿明代泥塑天官)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山西大同懸空寺自由行

文章標籤

萬里遊侠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5) 人氣()